说说数来宝
说说数来宝
说起老北京的数来宝,首先想起来老舍话剧《茶馆》里的大傻杨。每幕开场前,流浪艺人大傻杨必出来串场,手拿一副串着铃铛,系着红绿布条的牛胯骨,往来穿梭,大唱喜歌,讨要喜钱:
大傻杨,打竹板儿,一来来到大茶馆儿。大茶馆,老裕泰,生意兴隆真不赖。
茶座多,真热闹,也有老来也有少;有的说,有的唱,穿着打扮一人一个样;有提笼,有架鸟,蛐蛐蝈蝈也都养的好;有的吃,有的喝,没有钱的只好白瞧着。爱下棋,(您)来两盘儿,赌一卖(碟)干炸丸子外洒胡椒盐儿。
讲排场,讲规矩,咳嗽一声都象唱大戏。有一样,听我说:莫谈国事您得老记着。哼!国家事(可)不好了,黄龙旗子一天倒比一天威风小。
大傻杨人物的设置非常巧妙,突出了时代特点,地域特色,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。
数来宝,一种中国传统曲艺。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,来源是流落于民间的乞丐要钱的一种手段。一人或两人说唱。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。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﹑三六字句和四﹑三七字句,两句﹑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。最初艺人沿街说唱,都是见景生情,即兴编词。后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,说唱内容有所变化。部分艺人演唱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,逐渐演变为快板书,与数来宝同时流行。
他们用两个牛胯骨(内行叫合扇)上面拴有十三个小铃铛(俗称十三太保),头上有两个红缨,敲打着念自己编的词向商号要钱。他们站在门口左右都有规矩,分为梭家门和李家门,还有一种叫梭李不靠的。他们要钱非达到目的不走,如果商号态度不好或出口恶言,他们便编词骂街,一定要给钱才走,是一种耍无赖的要钱方式。但他们都很聪明,能见到什么就编什么词,虽然商家讨厌他们,但得到多数旁听人们的赞赏。商家给钱他们不用手接,而用牛胯骨去接,也有用节子板(即七块竹板)的,要钱的方法和唱的词句也相同。
戴少甫演出即用节子板伴奏。戴少甫吸收了这种民间艺术,经过他加工整理,改编成适合相声的形式,充实了内容,增添了许多包袱,也淘汰了许多粗俗不健康的词句,使《数来宝》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。在演出时先和副手于俊波扮成一男一女,入活后戴扮数来宝要饭的,于俊波作商号掌柜的,这样,在矛盾互相冲突和发展中达到了艺术的高潮。
他们开头是这样的词:
男:老婆子跟我走,千万别给我丢了丑。
女:老头子你放心,奴家可不是那样人。
男:老婆子别夸口,三毛大洋就跟着人家走。
女:(白)三毛钱?你把我看的太贱啦,怎么也得三块五块的。
这算是一个瓢把儿,下面就是正文。甲代表乞丐,乙代表商号大掌柜,摘录几段词作为参考,其词如下:
甲:(数)数来宝,进街来,一街两巷好买卖。也有买,也有卖,俐俐拉拉挂招牌。金招牌,银招牌,大掌柜的发了财。你发财,我沾光,你吃糨的我喝汤。(接奉承话)一拜君,一拜臣,二拜掌柜的大量人。人量大,海量宽,刘备大量坐西川。西川坐下汉刘备,保驾全凭三千岁。人又高,马又大,脸膛黑胡子乍,大喝一声桥折下。夏侯杰,掉下马,曹操一见害了怕。
乙:(白)我这买卖你要不着。
甲:(数)不是傻子不害臊,什么买卖我都要。只要你有仨字号,傻子我就要得着。
乙:(白)我这儿开的是棺材铺。
甲:(数)打竹板,迈大步,眼前来到棺材铺,你这棺材真是好,买一大送一小……
乙:(白)没有这么送的。
甲:(接数)你这棺材真是好,一头大一头小,装上死人跑不了,装上活人还受不了。
乙:(白)我这儿是煤油庄。
甲:(数)打竹板,响叮当,眼前来到煤油庄,掌柜的煤油真是多,净管点灯不管喝。傻子有点不服气儿,喝了一口不是味儿。大掌柜你信不信,喝了煤油准出殡。
乙:我这儿不是煤油庄,是理发馆。
甲:(数)打竹板,往前赶,眼前来到理发馆,先拜罗祖,后拜你,你是罗祖的大徒弟。男剃左,女剃右,僧道两家剃前后。先刮脸,后扫眉,剃完还打五花锤,先敲肩,后敲背,起个名子叫放睡。
乙:我这儿是切面铺。
甲:(数)打竹板,迈大步,眼前来到切面铺。切面铺,耍大刀,生日满月用得着。要说面面,净说面,和出来一个蛋,擀出来一大片,切出来一条线,煮在锅里,团团转,盛在碗里莲花瓣,一个人,吃半斤,三个人吃斤半,大掌柜的你算一算,算不过来真混蛋。
乙:我这儿是澡堂子。
甲:(数)打竹板,响叮当,眼前来到洗澡堂,你这澡堂真卫生,真正是开水白糖冻成冰。
乙:什么?
甲:(白)错啦!串了词儿啦!
乙:还得说澡堂子。
甲:(数)你这澡堂真卫生,池子又深水又清。先洗澡,后搓背,洗完还有毛巾被。毛巾被,真是强,不能围在脑袋上。
乙:这回我是卖冰棍的。
甲:(数)打竹板,真有趣,大掌柜的卖冰棍。你这冰棍真卫生,真正是开水白糖冻的冰。吃完冰棍把茶沏,喝了一定准拉稀!
乙:你数来宝的有多少宝。
甲:(数)要说宝,净说宝,宝字丢了宝字找,不知找好找不好。打登州,秦叔宝,三下南唐高俊宝……关东城,三宗宝,人参貂皮乌拉草;保定府,三宗宝,铁球面酱春不老;天津卫,三宗宝,鼓楼炮台铃铛阁……傻子也有三宗宝,破棉裤,破棉袄,虱子虼子真不少。
乙:你要了半天我不是掌柜的。
甲:里推外,外推里,大掌柜的就是你。早知道要钱这么难,不如回家种庄田。早知要钱这么费劲,不如回家拣大粪。拣大粪味不好,这才学会了数来宝。
乙:你再不走我插门啦!
甲:(数)唏哩哩,哗啦啦,大掌柜的把门插。夜晚插门防贼盗,白天插门干什吗?大掌柜的插上了门,莫非你们家死了人!
以上是戴少甫《数来宝》词的一部份,下边就是掌柜的不给,乞丐耍无赖甚至想动手打架的一些词句,如:
你嘴又歪眼又斜,好像是八月十五的兔儿爷……
要打架奔正东,一对一个你稀松;要打架奔正北,一对一个你白给……等等。
因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本人世界观的决定,在词句中存在不少的不健康甚至粗俗的糟粕,这是当时社会局限性所决定的,但这些不能否认他的艺术成就,他正在奋发向上探索艺术之宫的大好年华,昙花一现便消失了。不良嗜好,不严肃的生活,同行的倾轧是他致死的原因。但最主要的还是旧的社会制度是罪恶的渊薮。这就能引起人们的深思。后起的青年曲艺演员们,更应当对新旧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有所认识,才能更激起热爱党、热爱社会主义、热爱本职工作,下决心费大力气深刻地研究和探索曲艺的真髓,创造出更好的成绩,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,为四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数来宝又名顺口溜、溜口辙、练子嘴,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。最初是艺人用以走街串巷、在店铺门前演唱索钱。由于艺人把商店经营的货品夸赞得丰富精美,数得仿佛来(增添)了宝,因而得名。据说早在明初就有了数来宝的师承关系和13门户:北京一带有索、李、朱3家;江北有丁、郭、范、高、齐5家;江南有桃、李、杏、花、春5家。数来宝进入小戏棚演唱始于清末民初,当时比较著名的艺人有海凤、曹德奎、刘麻子、霍麻子等。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,经历了串街走唱和撂地演唱的过程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有高凤山、王凤山等。
数来宝的表演为韵诵式的数唱。传统唱词大都是即兴编唱,依一定的程式,凭借着演员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即兴创作的才能,讲今说古,类编排比、夹叙夹议。唱词的句式为上六下七的上下句式,上句六个字可为三、三句式;下句七个字为二、二、三句式。采用大花辙的押韵方法,上下句尾字要求同辙同韵(同一个声调),数唱中可穿插简短说白。两句一组,可以一组一辙,也可以连续几个、十几个句组一辙。唱句中还可以插入一些独白,如过口白、夹白等。后来吸收了对口相声的表现手法,形成对口数来宝,进一步提高了艺术表现力,出现了一些针砭时弊的新唱段。诙谐、风趣是数来宝的艺术特色之一。
数来宝在它的演化过程中使用过多种击节乐器,如高粱竿儿、钱板儿、撒拉机、牛胯骨、三块板儿、三个碗儿、开锄板儿(又名和平板儿)等。后来普遍使用七块板即两扇大竹板(称为大舀)和五扇小竹板(称为节子),大竹板儿有多种打法,有演唱之前的开头板儿和演唱中的小过门儿,还可以打出种种花点儿制造气氛,有时摹拟某些音响,有助于表达唱词内容。表演时用以击节伴唱,制造气口,衔接唱词,烘托气氛。也可在演唱之前敲击出复杂的节奏、多变的音响作纯技艺性表演。
数来宝的传统曲目有《生意行》、《同仁堂》、《棺材铺》、《十字坡》、《杨志卖刀》、《诸葛亮押宝》、《董家庙》等,还有反映军阀混战的《直奉大战》、《打南口》等故事性较强的时事新闻唱段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数来宝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舞台。其时,北京曲艺团数来宝演员高凤山、王学义等,挖掘、整理、上演了一批优秀传统曲目,并创作了《黑姑娘》、《综合利用开红花》等一些反映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现代曲目,受到观众欢迎。这一时期数来宝在北京各部队曲艺团队中也得到了很大发展,山东快书演员刘学智、刘洪滨等一批曲艺演员锐意革新、勇于实践,采用多道辙、大跳跃的创作手法,积极反映人民军队及地方火热的现实生活,编演了许多优秀作品,如《战士之家》、《从军记》、《青海好》、《人民首都万年青》、《军营新歌》、《我的弟弟》等。
数来宝昔日名为善人知,牛骨板又叫金钱骨或哈拉巴,两块板上分饰铃铛和大红绒球,把儿上系着红布条,看着就喜庆热闹,有着吉祥如意。当年天桥八大怪中的曹麻子就以演唱牛骨数来宝而闻名。曹麻子原名曹德全,大兴青云店人,从民国元年(1911年)到天桥演出,至1939年去世,活跃了20多年。1927年收高凤山(之后的快板大王)为徒。曹麻子头脑灵活,善于创新,编演了许多新段子,有《推翻满清》、《北伐成功》、《大实话》等,深受群众欢迎,其中《大实话》唱道:
骨板一打响连声,说段实话给您听。
林中树木有高低,世上人多心不齐。
只顾各扫门前雪,哪讲什么情和义?
大树一倒猢狲散,各奔南北与东西。
结朋交友要谨慎,须知人心隔肚皮。
画上春牛难耕地,纸糊驴马不中骑。
吃饭还是家常饭,搪寒还是粗布衣。
娶妻别图脸蛋美,免得日后惹是非。
生儿育女别贪多,贪多必定着大急。
要吃要喝又要穿,长大未必有出息。
有朝一日爹娘死,穿白戴孝全是虚。
灵前供晚倒头饭,谁见死人吃了去?
七天以内入了土,气化清风肉化泥。
活时争名又争利,口眼一闭全都没。
万贯家财拿不走,攥把指甲躺地里。
奉劝诸君听仔细,实话一段非儿戏。
这段词非常富有哲理,如今听着也不过时,比心灵鸡汤类的文章一点不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