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怕风光无限,也容易出鬼故事!
今天除了部分赛道品种还比较坚挺之外,基本都往死里砸了。
整个一周,除了像涨价预期的食品饮料、元宇宙支楞了一下,其他不是在温水煮青蛙,就是扑通扑通跳下水。
这周,特别是锂电池的部分中游企业调整幅度比较大。
像做电解液溶剂的石大胜华本周累计下跌近30%。直接刺激是华鲁恒升也进入这个赛道,而且品质已经达标,直接冲击了石大胜华的市占率预期。
根据德州市发改委发布的消息,华鲁恒升计划在德州化工园区投资10.31亿元建设高端溶剂项目,以草酸二甲酯为原料建设60万吨/年碳酸二甲酯装置。该装置建成投产后,有望年产碳酸二甲酯30万吨,碳酸甲乙酯30万吨,年副产碳酸二乙酯5万吨,预计于2023年前建设完成。
本来一家独大,现在来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。化工这类,大型企业的技术差距并不大,更多是想做不想做的问题。
还有像磷酸铁锂领域的德方纳米本周也持续调整,直接刺激是松下官宣4680接近商用成熟,对磷酸铁锂技术会造成冲击。
至于4680电池,其实就是大容量的三元锂电池。按特斯拉发布的,4680电池相比之前的电池,能量提升5倍,里程提高16%,输出功率提升6倍。
但实际4680路线主要应用在特斯拉的高端车上,而磷酸铁锂则应用在像Model3,ModelY这类的经济适用车上面,这样看二者其实竞争并不激烈。
还有之前判断未来两年存在供给缺口的隔膜,也出现了鬼故事。龙头企业今天出现了8%以上的跌幅。
昨天晚上,美国一家创业公司SES发布Apollo锂金属电池,单体容量107Ah,能量密度417Wh/kg、935 Wh/L,这应该是一种金属固态电池。
至于什么是固态电池,今天我不作介绍了,大家只要知道固态电池,是不用隔膜和电解液了,于是今天就引发了市场对隔膜的恐慌情绪。
但实际上,固态电池和现在常规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技术差异过大,想要实现产量,就需要重新打造锂电池产业链,这个就很难了。
另外这玩意还有一个致命伤,就是不能快充。固态电解质导电率仅为电解液十分之一,快充效率不佳,严重影响实际应用。
按SES创始人胡启超说的,2023年上海超级工厂竣工投产,建成后的产能将达到1GWh,会是全球产能最大的锂金属电池工厂。
个人感觉有点虚!
整体来看,锂电产业链还是之前涨幅较大、预期打得比较满,高位对利空情绪有所放大,从而引发调整。
我是拾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