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:寡妇给儿子缝衣服,五天不睡,道士:她已经不是人
欢迎来到槐柳树下,本故事为《民间故事》系列之第303期《寡妇给儿子缝衣服,五天不睡,道士:她已经不是人》,用故事说明道理,故事教育人,用故事阐述生活百态,希望我的故事给您启迪。如果喜欢我的民间故事,用您那给力小手温柔点个关注,多谢!
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,母亲用一生托起孩子一生,即使死去了也在为儿女祈祷,在天上看着儿女。
在战乱年代,男子出征是常有事情,李二村的村民们正在一筹莫展,朝廷让每家每户都出一个男丁。李寡妇就这么一个儿子,她非常舍不得儿子去当兵,妻子也舍不得丈夫去当兵。
可是,又有什么办法呢!朝廷有命令谁敢违抗啊!
李寡妇心想:自己的命真苦,儿子刚娶了媳妇三个月,就要被应征入伍了。她在漫漫长夜长叹了一口气,这口气将空气都凝结了。
李寡妇咳喘不停,她的身体由于劳累落下了这个毛病。
李寡妇望着窗外白毛大雪,她心想,要给儿子做一件衣服啊!冬天,塞外冷啊!
李寡妇想到这里,她在第二天早晨就翻箱倒柜将棉花、布料都拿了出来,她要给儿子做一件御寒衣服。
儿子看到母亲给自己缝制衣服,他说:娘,您不要太操劳了,我毕竟是一个男子汉了,家家户户男人有谁能够逃脱应征入伍这事呢!生死有命、富贵在天吧!
娘在灯下缝制新棉衣,她默念道: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!儿啊!你在塞外天寒,为娘我没啥惦念你的,只能给你做一件衣服了。
儿子说:娘,不要在赶制衣服了,您身体不好,要是累着了,该怎么办啊!我还有五天才去服役呢!
娘说:我要尽早赶制出新棉衣。说着她又不停咳嗽。
就这样李寡妇一心想着给儿子做一件新棉衣,她就日夜不停缝制新棉衣。
在以后五天里,人们发现李寡妇日夜不停缝制新棉衣,她屋里的灯光仍然亮着。
人们都说:李寡妇爱儿子心切啊!五天夜夜不停缝制衣服,这是多么大精神头啊!
媳妇看到娘很辛苦,她就将饭菜端到屋里面,可是她就见到饭菜一点也没有动。她也在为丈夫准备衣物,就没有理会婆婆行为。
这天,儿子就要去应征入伍了,他向娘辞别,只见娘屋里的灯灭了,她给儿子送来了新棉衣。
李寡妇说:我日夜赶制新衣服,你穿上试试。
儿子穿上了娘给他做的新棉袄,穿在身上,暖在心里,门外当兵的喊道:赶紧走了。就把儿子推到了屋外。
儿子拉了一下母亲的手,他感觉娘的手冰凉,但是,他只得踏上了行军道路。
在行军过程中,他感到身上穿着这个棉袄很沉,感觉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,为此挨了很多数落。
为首的将领说:你是男人吗?怎么走得这么慢!说着就朝着他打去。
这个时候,有一个道士从这里经过,他看了看那个士兵说:他身上有人,背着一个老母亲呢!他还能走得快!
众人一听,他们纷纷质疑道:这里哪里有人啊!
道士说:你们看不到,我有阴阳眼。
道士接着说:老姐姐,你怎么不回家啊!你儿子要去当兵了,你不能总跟着他。
这个时候,士兵的身上传来了一个女人声音,她说:我放心不下儿子啊!众人听了以后,都感到毛骨悚然,这里没有女人,却有女人声音。
为首的将领赶紧下了马,他对道士说:赶紧让这个魂魄走啊!
道士说:可怜天下父母心啊!说着他点燃一个符咒,并向空中一扬,只见一团黑雾从士兵的背上飞了出来,士兵立即感到背上很轻松了。
道士说:你放下执念吧!
原来,士兵的母亲身体不好,但是为了给儿子做一件棉衣,她日夜不停操劳着,做完之时,她已经死去了。但是,她心里放不下儿子,就不去托生,她附在儿子棉衣上,想跟着儿子走,儿子身上一直背着母亲,所以他感到脚步乏累。幸亏,这个道士看到了,才将她的魂魄送走了。
所有士兵听到了这里,都流下泪来,他们都跪下来说:母亲大人,您走好啊!天空中,回荡着余音。
好了,故事讲完了,我有故事有情怀,用故事说明道理,用故事阐述观点,如果您喜欢故事,就请您帮忙点个赞,您支持就是本人以写作最大动力,感激涕零!
图片来自网络,如果有侵犯版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!
声明:文中故事为作者虚构,目的是借故事说明道理,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,谢谢!文/吴女士